Re: 军人
浏览量:1205 回帖数:1
1楼
> ==> Lemon_Lee(行云流水) 说道:
> 你是军人吗
> 还是你的朋友是军人
问的好,因为我也想这么问一下的:你接触过多少军人?
我再一次的感受到了军人的悲哀,不知是因为笼罩在他们身上的神秘的光环还是因为
他们太少有机会为世人所认知,世人对他们的模糊印象大多都是:1,艰苦 2,严肃,
3,近乎冷漠 ;于是对他们多采用敬而远之的态度......
当然,无论是戍边的将士还是偏僻山沟里的国防科技工作者,都加深了世人的这种
印象,但是他们并不是军人的全部.
远的不说,就看看和科大在"同一条道上"上的合肥电院和合肥炮院,是他们的教职工
给了你们如此的印象呢还是他们的学员让你们的感觉如此的糟糕?
科大学生对部队有着如此的偏见,让人难以相信总装备部在科大设立办公室到底有何
作用,或者说这个办公室究竟能起多大作用?
其实就我所知科大和部队的联系还是比较多的,有不少部队学员本科毕业后又被单位
送到科大进修,难道他们在科大学生的眼中也是如彼的令人敬而远之吗?
shy ,可怜的一身国防绿,唯一让我因为是军人而感动的就是98年抗洪抢险期间,在火车上
一位中年人竟要给我让座........
> ==> Lemon_Lee(行云流水) 说道:
> 你是军人吗
> 还是你的朋友是军人
问的好,因为我也想这么问一下的:你接触过多少军人?
我再一次的感受到了军人的悲哀,不知是因为笼罩在他们身上的神秘的光环还是因为
他们太少有机会为世人所认知,世人对他们的模糊印象大多都是:1,艰苦 2,严肃,
3,近乎冷漠 ;于是对他们多采用敬而远之的态度......
当然,无论是戍边的将士还是偏僻山沟里的国防科技工作者,都加深了世人的这种
印象,但是他们并不是军人的全部.
远的不说,就看看和科大在"同一条道上"上的合肥电院和合肥炮院,是他们的教职工
给了你们如此的印象呢还是他们的学员让你们的感觉如此的糟糕?
科大学生对部队有着如此的偏见,让人难以相信总装备部在科大设立办公室到底有何
作用,或者说这个办公室究竟能起多大作用?
其实就我所知科大和部队的联系还是比较多的,有不少部队学员本科毕业后又被单位
送到科大进修,难道他们在科大学生的眼中也是如彼的令人敬而远之吗?
shy ,可怜的一身国防绿,唯一让我因为是军人而感动的就是98年抗洪抢险期间,在火车上
一位中年人竟要给我让座........
2007/4/25 13:55:20
2楼
> ==> Lienn_John(飞天) 说道:
看了前面关于军人的讨论,我也想说说我的观点,任何事情都是有利也有弊的.
小时候我们一家跟随父亲随军在一个离市区很远的农村.那里当时还没通
公交车.去市里得走一小时的路,到火车站,再坐3小时的火车.幸好部队常有军
车到市里,妈妈常带我和哥哥去玩。7岁那年,妈妈带我去市里烫了一个卷毛头,
入学那天,小朋友们围着我看新鲜.
“她是外国人吗?”
“不是吧,刚才还听她说中国话呢。”
“可她的头发怎么是卷的呢?”
全校我是唯一一个卷毛头。很快我就有了一个外号“僦毛”(当地方言,即
卷毛的意思)过了两天,我就发现“僦毛”是贬意词。譬如两个小孩吵架,一个
说:“我咒你头上生疮。”另一个就说:“我咒你变成僦毛。”
除此之外,我跟他们还有许多不同。当地孩子夏天打赤脚,我不仅有鞋子穿,
而且有新衣服穿,可他们的衣服却打着补丁。学校没有课桌椅,都得学生自带,
妈妈给我的是现在常用的标准课桌椅,而同学们的则是家长用木板订的,参次不齐
。虽然我会说当地方言,可妈妈教导我说普通话,所以我成了班里唯一一名说普通
话的学生。这一切都使我跟同学们格格不入。下课了,同学们成群结队的出去玩,
没人理我,我也不去找她们玩。可是童心毕竟还是贪玩的,我就一个人条皮筋,跳
房子,一个人玩的时候特别专注,进步很快,可以连续玩一两个钟头都没有失误。
尽管和同学离的远远的,可仍然难逃被作弄的命运。有时衣兜里被放上蚂蝗,
有时刚在坐位上坐定,就发现一条蛇从课桌洞里优雅的伸出头冲我吐芯子。一次,
我到哥哥那去告状,结果一场斗欧在所难免。当地人家里弟兄5、6个很正常,而
我只有一个哥哥,结果我哥的头被打了一个大洞,鲜血流了一地。从此我再也不敢
到哥哥那儿告状了。
我暗下决心,要好好锻炼身体,决不受人欺侮。我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
划,每天早晨6:00起床,先练长跑,然后练哑铃。就连课间休息,我都在操场上
锻炼身体,放学了就去军营里练单杠,吊环之类的器械。在我当时的心目中,锻炼
身体第一,学习第二。经过一年时间的刻苦训练,我进步很大,那时我8岁,我哥
比我大三岁,可我们比赛掰腕子都难决胜负。
一次,一个平时调皮的男生往我背后贴纸条子,我一把将他摔在地上,他爬起
来,又向我扑来,被我再次结结实实的摔在地上,在同学们的哄笑声中,他爬起来
灰溜溜的走了。从那以后,同学们开始跟我玩了,尤其当一些男生跟我比赛掰腕子,
纷纷落败时,我从他们眼中看到的居然是佩服,是崇拜。我学习成绩一直是第一,
都没人崇拜我,力气大反而为我迎来了同学的尊重!我跟同学门很快打成一片,和
女生玩跳皮筋,我常是赢家,和男生爬树摘桃子,我毫不逊色。如果玩打仗的游戏,
同学们往往推选我当司令。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已经用方言说话了。同学们有好
吃的都会记着带给我尝尝,当然如果我有什么好玩的东西也不会忘了他们。
转眼三年过去了,父母又要调动工作,真舍不得他(她)们。那是我一生中最
快乐的时光。至今回想那时每天早晨,外面寒风刺骨,我仍坚持起床锻炼身体,许
多个孤独的日子,独自一人苦练的情景,就会有一种让人振奋的东西,这一切
为我最终换来了友谊,是的,虽然我的生活条件比那些农村孩子好,可我要向他们
证明我并不懦弱,并不娇气,我可以和他们一样吃苦耐劳。感谢生活!
> 问的好,因为我也想这么问一下的:你接触过多少军人?
> 我再一次的感受到了军人的悲哀,不知是因为笼罩在他们身上的神秘的光环还是因为
> 他们太少有机会为世人所认知,世人对他们的模糊印象大多都是:1,艰苦 2,严肃,
> 3,近乎冷漠 ;于是对他们多采用敬而远之的态度......
> 当然,无论是戍边的将士还是偏僻山沟里的国防科技工作者,都加深了世人的这种
> 印象,但是他们并不是军人的全部.
> 远的不说,就看看和科大在"同一条道上"上的合肥电院和合肥炮院,是他们的教职工
> 给了你们如此的印象呢还是他们的学员让你们的感觉如此的糟糕?
> 科大学生对部队有着如此的偏见,让人难以相信总装备部在科大设立办公室到底有何
> 作用,或者说这个办公室究竟能起多大作用?
> 其实就我所知科大和部队的联系还是比较多的,有不少部队学员本科毕业后又被单位
> 送到科大进修,难道他们在科大学生的眼中也是如彼的令人敬而远之吗?
> shy ,可怜的一身国防绿,唯一让我因为是军人而感动的就是98年抗洪抢险期间,在火车上
> 一位中年人竟要给我让座........
> ==> Lienn_John(飞天) 说道:
看了前面关于军人的讨论,我也想说说我的观点,任何事情都是有利也有弊的.
小时候我们一家跟随父亲随军在一个离市区很远的农村.那里当时还没通
公交车.去市里得走一小时的路,到火车站,再坐3小时的火车.幸好部队常有军
车到市里,妈妈常带我和哥哥去玩。7岁那年,妈妈带我去市里烫了一个卷毛头,
入学那天,小朋友们围着我看新鲜.
“她是外国人吗?”
“不是吧,刚才还听她说中国话呢。”
“可她的头发怎么是卷的呢?”
全校我是唯一一个卷毛头。很快我就有了一个外号“僦毛”(当地方言,即
卷毛的意思)过了两天,我就发现“僦毛”是贬意词。譬如两个小孩吵架,一个
说:“我咒你头上生疮。”另一个就说:“我咒你变成僦毛。”
除此之外,我跟他们还有许多不同。当地孩子夏天打赤脚,我不仅有鞋子穿,
而且有新衣服穿,可他们的衣服却打着补丁。学校没有课桌椅,都得学生自带,
妈妈给我的是现在常用的标准课桌椅,而同学们的则是家长用木板订的,参次不齐
。虽然我会说当地方言,可妈妈教导我说普通话,所以我成了班里唯一一名说普通
话的学生。这一切都使我跟同学们格格不入。下课了,同学们成群结队的出去玩,
没人理我,我也不去找她们玩。可是童心毕竟还是贪玩的,我就一个人条皮筋,跳
房子,一个人玩的时候特别专注,进步很快,可以连续玩一两个钟头都没有失误。
尽管和同学离的远远的,可仍然难逃被作弄的命运。有时衣兜里被放上蚂蝗,
有时刚在坐位上坐定,就发现一条蛇从课桌洞里优雅的伸出头冲我吐芯子。一次,
我到哥哥那去告状,结果一场斗欧在所难免。当地人家里弟兄5、6个很正常,而
我只有一个哥哥,结果我哥的头被打了一个大洞,鲜血流了一地。从此我再也不敢
到哥哥那儿告状了。
我暗下决心,要好好锻炼身体,决不受人欺侮。我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
划,每天早晨6:00起床,先练长跑,然后练哑铃。就连课间休息,我都在操场上
锻炼身体,放学了就去军营里练单杠,吊环之类的器械。在我当时的心目中,锻炼
身体第一,学习第二。经过一年时间的刻苦训练,我进步很大,那时我8岁,我哥
比我大三岁,可我们比赛掰腕子都难决胜负。
一次,一个平时调皮的男生往我背后贴纸条子,我一把将他摔在地上,他爬起
来,又向我扑来,被我再次结结实实的摔在地上,在同学们的哄笑声中,他爬起来
灰溜溜的走了。从那以后,同学们开始跟我玩了,尤其当一些男生跟我比赛掰腕子,
纷纷落败时,我从他们眼中看到的居然是佩服,是崇拜。我学习成绩一直是第一,
都没人崇拜我,力气大反而为我迎来了同学的尊重!我跟同学门很快打成一片,和
女生玩跳皮筋,我常是赢家,和男生爬树摘桃子,我毫不逊色。如果玩打仗的游戏,
同学们往往推选我当司令。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已经用方言说话了。同学们有好
吃的都会记着带给我尝尝,当然如果我有什么好玩的东西也不会忘了他们。
转眼三年过去了,父母又要调动工作,真舍不得他(她)们。那是我一生中最
快乐的时光。至今回想那时每天早晨,外面寒风刺骨,我仍坚持起床锻炼身体,许
多个孤独的日子,独自一人苦练的情景,就会有一种让人振奋的东西,这一切
为我最终换来了友谊,是的,虽然我的生活条件比那些农村孩子好,可我要向他们
证明我并不懦弱,并不娇气,我可以和他们一样吃苦耐劳。感谢生活!
> 问的好,因为我也想这么问一下的:你接触过多少军人?
> 我再一次的感受到了军人的悲哀,不知是因为笼罩在他们身上的神秘的光环还是因为
> 他们太少有机会为世人所认知,世人对他们的模糊印象大多都是:1,艰苦 2,严肃,
> 3,近乎冷漠 ;于是对他们多采用敬而远之的态度......
> 当然,无论是戍边的将士还是偏僻山沟里的国防科技工作者,都加深了世人的这种
> 印象,但是他们并不是军人的全部.
> 远的不说,就看看和科大在"同一条道上"上的合肥电院和合肥炮院,是他们的教职工
> 给了你们如此的印象呢还是他们的学员让你们的感觉如此的糟糕?
> 科大学生对部队有着如此的偏见,让人难以相信总装备部在科大设立办公室到底有何
> 作用,或者说这个办公室究竟能起多大作用?
> 其实就我所知科大和部队的联系还是比较多的,有不少部队学员本科毕业后又被单位
> 送到科大进修,难道他们在科大学生的眼中也是如彼的令人敬而远之吗?
> shy ,可怜的一身国防绿,唯一让我因为是军人而感动的就是98年抗洪抢险期间,在火车上
> 一位中年人竟要给我让座........
2007/4/25 17: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