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考试的日子(下)
浏览量:550 回帖数:0
1楼
(下)
每个学期站在教室讲台上的总是些和蔼可亲的面容,他们的发丝在纷飞
的粉笔灰中渐渐有了岁月的痕迹。
大一时候相处最融洽的教师就是上我们简明微积分得朱国诚老师了,朱
老师上课十分幽默,生动的教学把我们从简单计算的几何时代引入到高等数
学领域里。其实我们大家都清楚的知道,一年级的高等数学对我们头脑中思
维形式的影响,并不仅仅体现在后来几年的学习中,更为深远的,这是一场
革命。而朱老师就像一个先知一样,引导我们走向这场革命。
期末考试的时候朱老师总会跑到学生宿舍来答疑,于是便会和我们神侃
一阵,算起来他应该是大学里教我们课程时间最长的,前后三个学期。关于
那时教学程度似乎还存在着争议,但是朱老师那种从幽默和蔼中折射出的气
质和风度,让我们深深为之折服。
然后是大三的信号系统时候,徐守时老师无疑应该是六系授课岗位上最
兢兢业业的了。我想认真上过徐老师课的同学都不会忘记那近乎完美的解题
方法和那一套实之有效的教学提纲,那时做徐老师布置的题目就和大一做积
分一样舒畅,其实六系学生很多后继课程的优秀成绩都得益于这门课的坚实
基础。
再后来就有机会聆听真正的大牛系主任徐善嘉老师的微波课,在学习书
本知识的同时,我们还能听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一些前沿声音。徐老师大部分
时间都在国外,有很浓的学者风范,最忘不了的就是徐老师讲公式时挂在嘴
边的单词“minus”。课堂上气氛活跃的时候,徐老师就会跟我们讲起他的美
国学生们,讲美国教授和日本教授的不同,讲东西方文化的差别,所有的点
滴,都让我们受益匪浅。
还有那些年龄较老的教授们,往往带着身体上的病痛坚持来给我们上课。
这种恩情,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敬爱的老师,虽然我们不常说,但是我们永远爱戴您,永远在心底感激您!
BTW:
大学时代最后一场考试,本来只是想随便写一些体会的,没想到一下笔,
就倾泻了这么多的感情。对于历史性的话题大家有着同样沧桑的感受,
这种沉重岂是简单的文字所能够承载的。
(下)
每个学期站在教室讲台上的总是些和蔼可亲的面容,他们的发丝在纷飞
的粉笔灰中渐渐有了岁月的痕迹。
大一时候相处最融洽的教师就是上我们简明微积分得朱国诚老师了,朱
老师上课十分幽默,生动的教学把我们从简单计算的几何时代引入到高等数
学领域里。其实我们大家都清楚的知道,一年级的高等数学对我们头脑中思
维形式的影响,并不仅仅体现在后来几年的学习中,更为深远的,这是一场
革命。而朱老师就像一个先知一样,引导我们走向这场革命。
期末考试的时候朱老师总会跑到学生宿舍来答疑,于是便会和我们神侃
一阵,算起来他应该是大学里教我们课程时间最长的,前后三个学期。关于
那时教学程度似乎还存在着争议,但是朱老师那种从幽默和蔼中折射出的气
质和风度,让我们深深为之折服。
然后是大三的信号系统时候,徐守时老师无疑应该是六系授课岗位上最
兢兢业业的了。我想认真上过徐老师课的同学都不会忘记那近乎完美的解题
方法和那一套实之有效的教学提纲,那时做徐老师布置的题目就和大一做积
分一样舒畅,其实六系学生很多后继课程的优秀成绩都得益于这门课的坚实
基础。
再后来就有机会聆听真正的大牛系主任徐善嘉老师的微波课,在学习书
本知识的同时,我们还能听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一些前沿声音。徐老师大部分
时间都在国外,有很浓的学者风范,最忘不了的就是徐老师讲公式时挂在嘴
边的单词“minus”。课堂上气氛活跃的时候,徐老师就会跟我们讲起他的美
国学生们,讲美国教授和日本教授的不同,讲东西方文化的差别,所有的点
滴,都让我们受益匪浅。
还有那些年龄较老的教授们,往往带着身体上的病痛坚持来给我们上课。
这种恩情,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敬爱的老师,虽然我们不常说,但是我们永远爱戴您,永远在心底感激您!
BTW:
大学时代最后一场考试,本来只是想随便写一些体会的,没想到一下笔,
就倾泻了这么多的感情。对于历史性的话题大家有着同样沧桑的感受,
这种沉重岂是简单的文字所能够承载的。
2007/4/23 22:2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