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书 5(转载)
浏览量:761 回帖数:0
1楼
昨天想谈一下我读书的一些感受跟大家分享与交流,感觉内容较杂,便分了
几篇来写。原想在四篇之内说完自己的感受,但第四篇的结尾显然有点仓促了,
没有把我的意思说清楚。写了后有些朋友跟我提了点善意的批评,我喜欢这样的
交流。在我写了第二篇后有朋友说写得太空,都是些大实话,没有具体的东西,
但这些话也确实是我的感受,不过是抽象来说的。我便在后面的两篇里说了些我
自己的亲身感受,也还不太详细的,很多地方说的都比较概括。
直到现在,我一直都是喜欢读书的。但我读的书也很有限,不能引经据典长
篇大论的说,只是道出了我自己的一些感受,权以抛转引玉,希望大家也能一起
聊聊,不求深刻,只求真实的感受。
我在上篇最后说了读以致用,有朋友说这样太功利了,不能从中获得乐趣。
我赞成功利的读书便不是把书作为一种爱好,有用但无趣。但我说的致用并不单
指功利性的用处。读书大抵有几个目的:为快乐,可以陶冶情操;为知识,可以
增智广闻;为功利,可以推进事业。书也可以分为几类,喜欢读书,可以不求类
别的去读。但读书的环境氛围心情因素不同,也会选择不同类别的书去读。也许
有时并没有固定的目的,只是拿了本书去读,作为打发时间的方式。不管如何读
书,如果通过读书,获得了快乐,或者知识,或者有助于事业的东西,这样的读
书便有了致用的功效。如果仅仅是为了打发无聊去昏昏的读书,读过之后就抛到
一边去,没有留下丝毫痕迹,没有从中得到任何启示,这样的读书跟不读又有什
么区别?
读书其实很简单,拿一本书埋头读就是了。但每人读过书之后都会有不同的
收获,不同的感受。只有加进了自己的思维去跟作者对话才会有最好的效果。有
人便会说这样读书太累了。当然你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式,随自己的性子去读书。
不过只有在自己身上留下一些痕迹的读书方式才能说是把书读活了,才能从书中
得到为我所用的智慧。
最怕是把书读死了,深入到一个牛角尖去,辗转迂回却出不来,把书中的世
界当作自己的世界,对眼前的现实却迷茫了,不知所措。这样还不如不读。
昨天想谈一下我读书的一些感受跟大家分享与交流,感觉内容较杂,便分了
几篇来写。原想在四篇之内说完自己的感受,但第四篇的结尾显然有点仓促了,
没有把我的意思说清楚。写了后有些朋友跟我提了点善意的批评,我喜欢这样的
交流。在我写了第二篇后有朋友说写得太空,都是些大实话,没有具体的东西,
但这些话也确实是我的感受,不过是抽象来说的。我便在后面的两篇里说了些我
自己的亲身感受,也还不太详细的,很多地方说的都比较概括。
直到现在,我一直都是喜欢读书的。但我读的书也很有限,不能引经据典长
篇大论的说,只是道出了我自己的一些感受,权以抛转引玉,希望大家也能一起
聊聊,不求深刻,只求真实的感受。
我在上篇最后说了读以致用,有朋友说这样太功利了,不能从中获得乐趣。
我赞成功利的读书便不是把书作为一种爱好,有用但无趣。但我说的致用并不单
指功利性的用处。读书大抵有几个目的:为快乐,可以陶冶情操;为知识,可以
增智广闻;为功利,可以推进事业。书也可以分为几类,喜欢读书,可以不求类
别的去读。但读书的环境氛围心情因素不同,也会选择不同类别的书去读。也许
有时并没有固定的目的,只是拿了本书去读,作为打发时间的方式。不管如何读
书,如果通过读书,获得了快乐,或者知识,或者有助于事业的东西,这样的读
书便有了致用的功效。如果仅仅是为了打发无聊去昏昏的读书,读过之后就抛到
一边去,没有留下丝毫痕迹,没有从中得到任何启示,这样的读书跟不读又有什
么区别?
读书其实很简单,拿一本书埋头读就是了。但每人读过书之后都会有不同的
收获,不同的感受。只有加进了自己的思维去跟作者对话才会有最好的效果。有
人便会说这样读书太累了。当然你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式,随自己的性子去读书。
不过只有在自己身上留下一些痕迹的读书方式才能说是把书读活了,才能从书中
得到为我所用的智慧。
最怕是把书读死了,深入到一个牛角尖去,辗转迂回却出不来,把书中的世
界当作自己的世界,对眼前的现实却迷茫了,不知所措。这样还不如不读。
签名档
注意,王同学在这里
2005/12/17 1:5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