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奖八卦史
浏览量:848 回帖数:0
1楼
首届15名郭奖中,居然有5个人有6个院士或Fellow头衔:吴奇是中科院院士;他和邱建伟
都是美国物理学会Fellow。李卫平、付敏跃、邓立是IEEE Fellow。
郭奖得主有一大票的人在名校做教授,找郭奖最简单的办法就是Google,"GUO Moruo
Prize/Award/Scholarship"。用这个办法居然拉出一串名单。获得郭奖,是所有科大人
一生的荣耀。说歪一点,郭奖比诺贝尔奖更难拿。因为,你一辈子很只有一次机会拿郭奖
(除非你在科大念研究生,何况现在郭奖不给研究生了),从科大毕业那天,我们就出
局了。平凡如我,获得郭奖是这辈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就是说,不是说毕业时出
局,我是进校时就出局了,哈哈。理论上我们有n次机会得到Nobel prize,即使你得了
精神病,你仍然可能获得诺贝尔奖。//grin. 史上最牛B的郭奖得主是微软亚洲研究院主任
研究员李世鹏。这位是科大五十年校史上唯一一个拿过两次郭沫若奖学金的小朋友(学士、
硕士)。这玩意空前绝后,诺贝尔可以拿两次三次,但李世鹏的这个记录可能木有办法打破
了——现在郭沫若奖学金只发给本科生(不是歧视研究生,而是奖学金本金银子太少)。
许多教授或学生,都在主页上特别标明他们获得郭奖的经历,而且无一例外,统统都有
一个注解“USTC Highest Honor”,或presidential / supreme /topmost honor之类。郭
奖不愧是最顶尖大学的通行证,在哈佛/Yale/普林斯顿/斯坦福,都有一票郭奖得主。鬼
子知道郭奖,也并非虚言。最搞笑的一个例子,是斯坦佛大学Roland Horne教授面试02
级一位郭奖时,问到:“So you are a winner of Guo Moruo Scholarship. we have
four of them, do you know any?” Roland提起此事,不无“天下英雄尽入我毂中”的自得。
科大校内教授中包括校领导和学院院长级别中,有一堆郭奖。包括窦贤康副校长,而窦
的前任,现任安徽省教育厅厅长的程艺也是郭奖。清华北大两校,都有郭奖得主,其中
包括清华大学经济学系主任白重恩,清华化学系最年轻的教授吴洪开。吴洪开是我的同
乡,比我小一个月,但比我早四年进入科大,是那年科大最小的本科生(比少年班最小
的学生还小)。而吴洪开从哈佛博士毕业之后,已经成为清华最年轻的正教授。寻访郭
奖牛人,木有办法觉得不自卑。
郭奖绝非书呆子,这中间还有一大串商界精英,例如黎彦修,据说震撼华尔街的四大高
手之一;此外,还有冯平,Leiman Brothers 的managing director。
郭奖分布在世界各地,中美自然是主力,但我发现居然还有在印尼雅加达和印度的,袁
子文是华为印度公司首席运营官(COO)。
关于郭奖的趣事,据说曾有兄弟同获郭奖的;李世鹏是唯一梅开二度的郭奖;而85级还
有两位郭奖是夫妻。郭奖中女生的比例肯定超过科大女生比例(对不起没有数字,很多
郭奖得主没有标明姓名,由于年代久远,许多人的性别写成男生,估计是default算成男
生,但我发现好几个其实是女生。显然你不知道一位郭奖是男的还是女的,押宝她是女
生,说不定更保险)
不得不承认,郭奖得主是科大人的超级偶像。
首届15名郭奖中,居然有5个人有6个院士或Fellow头衔:吴奇是中科院院士;他和邱建伟
都是美国物理学会Fellow。李卫平、付敏跃、邓立是IEEE Fellow。
郭奖得主有一大票的人在名校做教授,找郭奖最简单的办法就是Google,"GUO Moruo
Prize/Award/Scholarship"。用这个办法居然拉出一串名单。获得郭奖,是所有科大人
一生的荣耀。说歪一点,郭奖比诺贝尔奖更难拿。因为,你一辈子很只有一次机会拿郭奖
(除非你在科大念研究生,何况现在郭奖不给研究生了),从科大毕业那天,我们就出
局了。平凡如我,获得郭奖是这辈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就是说,不是说毕业时出
局,我是进校时就出局了,哈哈。理论上我们有n次机会得到Nobel prize,即使你得了
精神病,你仍然可能获得诺贝尔奖。//grin. 史上最牛B的郭奖得主是微软亚洲研究院主任
研究员李世鹏。这位是科大五十年校史上唯一一个拿过两次郭沫若奖学金的小朋友(学士、
硕士)。这玩意空前绝后,诺贝尔可以拿两次三次,但李世鹏的这个记录可能木有办法打破
了——现在郭沫若奖学金只发给本科生(不是歧视研究生,而是奖学金本金银子太少)。
许多教授或学生,都在主页上特别标明他们获得郭奖的经历,而且无一例外,统统都有
一个注解“USTC Highest Honor”,或presidential / supreme /topmost honor之类。郭
奖不愧是最顶尖大学的通行证,在哈佛/Yale/普林斯顿/斯坦福,都有一票郭奖得主。鬼
子知道郭奖,也并非虚言。最搞笑的一个例子,是斯坦佛大学Roland Horne教授面试02
级一位郭奖时,问到:“So you are a winner of Guo Moruo Scholarship. we have
four of them, do you know any?” Roland提起此事,不无“天下英雄尽入我毂中”的自得。
科大校内教授中包括校领导和学院院长级别中,有一堆郭奖。包括窦贤康副校长,而窦
的前任,现任安徽省教育厅厅长的程艺也是郭奖。清华北大两校,都有郭奖得主,其中
包括清华大学经济学系主任白重恩,清华化学系最年轻的教授吴洪开。吴洪开是我的同
乡,比我小一个月,但比我早四年进入科大,是那年科大最小的本科生(比少年班最小
的学生还小)。而吴洪开从哈佛博士毕业之后,已经成为清华最年轻的正教授。寻访郭
奖牛人,木有办法觉得不自卑。
郭奖绝非书呆子,这中间还有一大串商界精英,例如黎彦修,据说震撼华尔街的四大高
手之一;此外,还有冯平,Leiman Brothers 的managing director。
郭奖分布在世界各地,中美自然是主力,但我发现居然还有在印尼雅加达和印度的,袁
子文是华为印度公司首席运营官(COO)。
关于郭奖的趣事,据说曾有兄弟同获郭奖的;李世鹏是唯一梅开二度的郭奖;而85级还
有两位郭奖是夫妻。郭奖中女生的比例肯定超过科大女生比例(对不起没有数字,很多
郭奖得主没有标明姓名,由于年代久远,许多人的性别写成男生,估计是default算成男
生,但我发现好几个其实是女生。显然你不知道一位郭奖是男的还是女的,押宝她是女
生,说不定更保险)
不得不承认,郭奖得主是科大人的超级偶像。
2004/10/14 7: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