慵懒在阳光下的日子 —— 7.狮子山和澄江
浏览量:286 回帖数:0
1楼
狮子山沿途是吹着春天的风,这种味道让我眩晕
最让人眩晕的还是那里的阳光,仰头闭眼,闭着眼睛也能感觉到炙热和光明的青色,
睁眼就能看到蒙上一层青光的世界,我想起lake满脸痴迷地烤炭火。
澄江有两个湖,抚仙湖和星云湖,两湖有一条暗流相通,但是鱼不相往来。
我们是去澄江旁边的朋友家做客,农村家里有跑着欢腾的小猪,背上有花条纹,很
漂亮,而且怕人,跑的很快。家里面的客厅地下扑满了厚厚的松叶,柔软而清新,
一个不满一岁的婴儿满地爬。
狮子山有碗口大的牡丹,嫣红的牡丹,胭脂微红的牡丹。
当晚吃的是牦牛肉和酥油茶,我回去就洗澡换衣服,因为有所担心,但是无济于事,第
二天早上我妈妈隔着三米之外闻到我身上有牦牛味道,问题就是这样的,我吃什么就有
什么味道,我在甘南混了半个月之后肤色黝黑,身上有藏民味,在成都买火车票的时候
别人问我是不是从□□回来。
澄江我们在的那个村口很老,虽然被一次洪水冲垮过一次村舍,但是还是有很多古老的
断壁残垣保留了下来,里面杂草丛生鸟雀成群。
农村里面的习惯是一天只吃两顿,早上10:00吃一顿,下午4:00吃一顿,吃的是很恐怖
的丰盛,拿盆装的牛肉你是吃不光的,那里的藕和土豆都极其美味,只有那里的土地才
能种出来的味道。
狮子山山路环环相套向上延伸,我们只爬到半山腰上就没上去了,松涛阵阵,林间空地
那儿休息了一下就罢了。
澄江当天我们在星云湖一带,阳光明媚,然后去抚仙湖沿路,突然天气窒息的变阴沉,
豆大的雨点,瓢泼而下,我们行走的是一条阳光海岸,极其讽刺地见不到一丝阳光,
远处的山都被雨云雨雾盖的严严实实。抚仙湖灰色的湖面上有海鸟扑腾,红色的船底
翻在岸边,万物灰色。回到星云湖一带,又是阳光明媚,马路上一滴水都没有。
狮子山沿路,山体像红色的黄色的青色的铜锈斑驳的一件古董。白桦林是一道灰色的
睫毛。枯黄的草是狗身上乱乱的但是柔顺的长毛。
澄江回去沿路,大雾,前后车辆亮着灯徐徐跟随前进,像幼儿园的小朋友相互拉着衣角
一般。雾气中的桉树更像灰绿色的烟雾一样升腾,桉树受尽大风的虐待,弯弯曲曲但是
扶摇直上,残留的叶子都是饱经风霜的。
对了,澄江我们在的那个村子旁边裸露的土山上有座庙,文革被毁然后村民又自发
的建起来了,据说十分灵验,所以从大年三十到大年十五都络绎不绝,不少达官贵人来
此许愿还愿,三层的木楼,挤到上面的时候挤的上去挤不下来。大年三十的时候村委会
的人在庙门口收5角的门票。我们去的时候已经是初六还是初七了,很多老人捧着木盘,
木盘里面有供的饭,有烤鱼,有红糖有自家做的粑粑,甚至还有一瓶冰红茶。他们的
眼光浑浊但是充满期盼和虔诚。
狮子山沿途是吹着春天的风,这种味道让我眩晕
最让人眩晕的还是那里的阳光,仰头闭眼,闭着眼睛也能感觉到炙热和光明的青色,
睁眼就能看到蒙上一层青光的世界,我想起lake满脸痴迷地烤炭火。
澄江有两个湖,抚仙湖和星云湖,两湖有一条暗流相通,但是鱼不相往来。
我们是去澄江旁边的朋友家做客,农村家里有跑着欢腾的小猪,背上有花条纹,很
漂亮,而且怕人,跑的很快。家里面的客厅地下扑满了厚厚的松叶,柔软而清新,
一个不满一岁的婴儿满地爬。
狮子山有碗口大的牡丹,嫣红的牡丹,胭脂微红的牡丹。
当晚吃的是牦牛肉和酥油茶,我回去就洗澡换衣服,因为有所担心,但是无济于事,第
二天早上我妈妈隔着三米之外闻到我身上有牦牛味道,问题就是这样的,我吃什么就有
什么味道,我在甘南混了半个月之后肤色黝黑,身上有藏民味,在成都买火车票的时候
别人问我是不是从□□回来。
澄江我们在的那个村口很老,虽然被一次洪水冲垮过一次村舍,但是还是有很多古老的
断壁残垣保留了下来,里面杂草丛生鸟雀成群。
农村里面的习惯是一天只吃两顿,早上10:00吃一顿,下午4:00吃一顿,吃的是很恐怖
的丰盛,拿盆装的牛肉你是吃不光的,那里的藕和土豆都极其美味,只有那里的土地才
能种出来的味道。
狮子山山路环环相套向上延伸,我们只爬到半山腰上就没上去了,松涛阵阵,林间空地
那儿休息了一下就罢了。
澄江当天我们在星云湖一带,阳光明媚,然后去抚仙湖沿路,突然天气窒息的变阴沉,
豆大的雨点,瓢泼而下,我们行走的是一条阳光海岸,极其讽刺地见不到一丝阳光,
远处的山都被雨云雨雾盖的严严实实。抚仙湖灰色的湖面上有海鸟扑腾,红色的船底
翻在岸边,万物灰色。回到星云湖一带,又是阳光明媚,马路上一滴水都没有。
狮子山沿路,山体像红色的黄色的青色的铜锈斑驳的一件古董。白桦林是一道灰色的
睫毛。枯黄的草是狗身上乱乱的但是柔顺的长毛。
澄江回去沿路,大雾,前后车辆亮着灯徐徐跟随前进,像幼儿园的小朋友相互拉着衣角
一般。雾气中的桉树更像灰绿色的烟雾一样升腾,桉树受尽大风的虐待,弯弯曲曲但是
扶摇直上,残留的叶子都是饱经风霜的。
对了,澄江我们在的那个村子旁边裸露的土山上有座庙,文革被毁然后村民又自发
的建起来了,据说十分灵验,所以从大年三十到大年十五都络绎不绝,不少达官贵人来
此许愿还愿,三层的木楼,挤到上面的时候挤的上去挤不下来。大年三十的时候村委会
的人在庙门口收5角的门票。我们去的时候已经是初六还是初七了,很多老人捧着木盘,
木盘里面有供的饭,有烤鱼,有红糖有自家做的粑粑,甚至还有一瓶冰红茶。他们的
眼光浑浊但是充满期盼和虔诚。
2006/1/24 10:0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