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篇游记,嗯
浏览量:311 回帖数:0
1楼
睡眠ms一直都不太好。与长久的愿望即将实现无关,4月23日凌晨6点多就
无法继续入睡了,于是起床,上了会儿网,准备随身需要携带的东西,拿出了
雪藏很久的绿色背包;这次,像个登山者的样子吧。7点,喊起了还没有起床的
弟兄们。联系贾,才知道8点客服才上班,才能拿出昨晚放在客服冰箱里的肉类
等等。于是临时将出发时间改为8点。
时间到,背上背包出发。一行八人:康、贾、王、陈、蒋、朱、李和我。
步行至知春路城铁站,13线至西直门,环线至东直门,到长途汽车站找到9
16,适逢旅游旺季,人多。大概9点多,所乘916客满发车,路逢赌车,睡意难
清,至怀柔已是11点半左右,本以为只是一个小时的车程的,于是人多抱怨。
下车,拉客司机颇多,寻找宋所说的旅游专线未果,8人应了一辆大点的面
的奔神堂峪而去。途中司机极力推荐百泉山等等,人多想法也多样,良久,终
究改变了原计划,一行人直奔百泉山。至,约12点半,首先购买门票,然后随
拉客的农家院主而去,看过后,决定当晚就宿于这家农家院。当晚发现,这家
农家院借宿的地方几乎住满了游客。
饥饿难耐,决定赶紧烧烤,忍不住的已经先吃上了自己带来的食物。烤羊
肉串,烤鸡胗,烤鱼片,虽然烤肉的技术都不怎么样,不过还是全部吃光,其
中生肉不知吃了多少。。。high~康还点了几道农家小菜,有特色的木力菜、
花椒芽都是头一次吃到,尤其喜欢木力菜,味美。此外尚有炸河鱼,老板说全
是自己在河里抓的小鱼,味道还不错,嗯。此外,尚腐败啤酒若干罐,250ml小
红星一瓶。
饱,为了珍惜有限的时光不至于浪费了门票,一行人很快出发去百泉山景
区。一路登山寻水兼拍照,中途康、王另寻别径脱离了大部队。大部队虽然最
终到达了景点尽处,却也多历波折,途中陈等几人数次欲放弃前行,其间陈穿
的是皮鞋,第二天的经历更加证明了其决策的失误;还好,我换上了运动鞋。
百泉山景色还算不错。索桥甚多,以至于走到后来初次亲密接触索桥的我
们完美的掌握了行走在桥上的技巧。水色诱人,绿如碧玉,有一带状水潭傍于
山壁环绕之中,乘桴浮于碧潭中,浆荡微波,卧于桴上,仰观蓝天白云峭壁相
嘻……可惜天不予人愿,等我们从山上返回准备去潭中划船时,忽然降起雨来
……不过,船不够好,这样的景致,配古木扁舟才好!真所谓“东边日出西边
雨,道是无情却有情”,眼见得云彩遮不住天,露出片片蓝色来,阳光也在山
石上闪烁着,那雨却照样下着,等我们急匆匆赶到出口时,半天云彩吹尽,太
阳又金晃晃的闪在身上了。如此季节,已有许多花在绽放中。不过北方,又非
处于多雨季节,所谓的瀑布只剩下一缕孱弱,从不高的地方垂下来,吊人的胃
口。山之深处,有一瀑布垂直落下,山势颇为壮观,更没有想到的是瀑布下的
冰竟然尚未完全化去,还留得相当大的一部分等待游人拍照。上山下山,一路
上逢游人稀少之处,耳听得几声鸟儿鸣叫,真有空山鸟语的韵味了。兼且一路
行来,总有清清的潺潺流水声相伴,不由得心清气爽。偶闻笑语声近在身旁,
停步张望却又不见人影。遇到游人在前,更是常觉脚步轻捷,不时间就可超越
他们,却也有趣。山石也有很多可看之处,惜乎相机不够好,拍摄技术也不强
,那许多山石树木花草的美丽景色,除了留在印象里,实在是别无他法了。
从山上下来时,我和贾走得最快,远远的抛下了他们。在某一处跨越溪水
时,竟然真的就发现了水中的小鱼!找到一个塑料袋,又觅得一点面包,想效
仿小时故事捉鱼,可惜直到落在后面的他们赶到的时候也没有想出办法,无奈
之下只得作罢,贾惋惜不已。
出得景区,已是傍晚,一行人返回住处。休息了一会儿,吃饭,还是农家
菜;吃起来,这普普通通的农家菜可是比食堂的饭菜味道好多了。有人要了瓶
啤酒,王和我又腐败进两瓶250ml小红星。饭毕,几个人都想出去在这小山村里
逛逛,用王的话,是要去“考察考察这山村里的ppmm状况”……
山村就傍着一条公路,公路上每有车来都飞驰而过,看不出因为来到村边
而减速的迹象。夜里的小山村虽然闻得人声犬吠,更因为游客的逗留而有喧闹
,然而大概缘着黝黑静谧的群山环绕的缘故吧,总给人以远离闹市的娴静的感
觉。路灯略显灰暗,却足够感觉出房屋乃至远山的轮廓。一行人走在这样的山
村小巷里,真是难得的惬意感受。巡着喧闹的声音走到另一家农家院,原来适
逢安利的团游,他们二三十男女正在进行篝火晚会,嘻嘻哈哈唱歌游戏,在这
小小的山村中,倒也别是一番经历。
转了一圈,返回住处,有人躺着休息或者闲聊,王、贾、康、蒋还有我五
个人玩起了扑克,不知道什么名字,地主狗腿子什么的,挺有意思,玩到十点
多睡觉时,我还没有尽兴。
一夜无语,第二天七点多基本都起床了。让老板娘把我们带来本准备烧烤
的鸡翅等炖了做早餐。饭毕,又出发了。这次的目的地是“野”长城——李和
蒋等念叨了很久的目的:爬长城。
找了两辆面的,载我们到了一个小村旁(去百泉山、青龙峡的分岔路口)
。沿着村边的小路北行,到了山脚下,找到了村民所说的“一条小路”上山。
这可真是一条小路,估计很少有人行走的。山路陡峭难行,苦了穿着皮鞋的陈
,又滑又累脚,行了几十米,便决定留在下面等我们了。而一直吵吵着要爬长
城的李,在这难行的攀爬路上也退却了,留下与陈为伴。其实这样的山路算得
什么呢?攀爬并不太难,又多了许多乐趣,可惜李是体会不了的了,或许他只
适合去登八达岭的长城。朱比他们稍微好些,可惜体力也不行,多攀爬了百来
米,到达了这段野长城的起点,总算是看到了野长城了吧。于是,剩下的探险
野长城的死亡之旅,便只剩下我们五个了。
废墟?是的!这段野长城,呈现在它的五个来访者面前的,更多的是断壁
残垣——这是岁月的魔力,这是风雨的雕琢,历经了不确定的久远年代,它挣
扎,它延续,便成了现在的模样,展现在我面前的千疮百孔的生命力!行走在
这条路上,见到千疮百孔、见到断壁残垣、见到飘摇欲坠、见到那散落的石块
石砖想象它已经失去的身体,便象呼吸一般容易!偶尔见到稍微完整些的城墙
、烽火台,倒是偶尔让我们惊喜的发现了。
一路攀来,见到树木花草良多,其中还有很多果树如山杏、梨树等等,还
有久违的榆树——榆钱长得正好,与崖边小心翼翼地摘下来送入嘴中,其清香
一如小时候一般,这真是岁月的神奇了。偶尔还能发现残留在枝上的山枣。还
有躲避在绿叶中的山杏,颜色尚青,我们却已不及待的摘了一些放在嘴里了,
那感觉,一如这化外的青山绿树,又如那稍带野味儿的漂亮的山里小姑娘。在
这里,长城尚在的生命力便在这里显现出来了。
海上素来有无风三尺浪的说法,而这里的风,也似乎凭空大了三级一般。
每每行于颓败险窄之处,身子常有风吹轻晃的感觉,再伴上呜呜的风声,使人
在征服它的同时,也不由得从心底产生一丝对大自然的敬畏。这,便是此次行
程了:心死而未死,身死而未死,一如这死而未死的古长城……
用了两个小时左右,我们到了一个外表上可以看到斑斑创孔的烽火台处,
这也是我们整个行程中看到的唯一一个在陡峭的台阶两旁安上铁栏杆的地方,
也是我们行程所到达的的最远点。我们竟然很惊奇的在碉楼里面发现了几张桌
子、长椅和桌上的两瓶打开的矿泉水,甚至还有一个烤架,可惜里面堆满了垃
圾。
由此沿着另一条山路下山。这条路确实愈发的难行了,看来很少有人走这
条路。走到一半,看不到继续前进的路有多远,于是蒋、贾、王决定走回头路
,沿着另外一条小路下山。我心有不甘,已经走了这么远,何以还要绕那么远
的回头路呢,更何况我觉得这条路还没有难以行走到无法可行的程度,于是我
一马当先继续前行。康看我走下了,便也跟着继续走下来。只行了几十米,就
到了三岔路口——他们走回头路的饶了个大圈,最终还是要走到这个路口的。
于是我庆幸自己的坚持。
再往下走,便容易的多了,也开始有了山民开发的小果园,好像桃树还有
苹果树吧,开的正浓。直通到我们登山起点的小山村。一直不知道山村的名字
,这回穿过村里,终于知道了:防河口。
与留在山下等我们的三人会合,死亡之旅也算是结束了。路上拦截936回东
直门,一行八人终又重归都市。
睡眠ms一直都不太好。与长久的愿望即将实现无关,4月23日凌晨6点多就
无法继续入睡了,于是起床,上了会儿网,准备随身需要携带的东西,拿出了
雪藏很久的绿色背包;这次,像个登山者的样子吧。7点,喊起了还没有起床的
弟兄们。联系贾,才知道8点客服才上班,才能拿出昨晚放在客服冰箱里的肉类
等等。于是临时将出发时间改为8点。
时间到,背上背包出发。一行八人:康、贾、王、陈、蒋、朱、李和我。
步行至知春路城铁站,13线至西直门,环线至东直门,到长途汽车站找到9
16,适逢旅游旺季,人多。大概9点多,所乘916客满发车,路逢赌车,睡意难
清,至怀柔已是11点半左右,本以为只是一个小时的车程的,于是人多抱怨。
下车,拉客司机颇多,寻找宋所说的旅游专线未果,8人应了一辆大点的面
的奔神堂峪而去。途中司机极力推荐百泉山等等,人多想法也多样,良久,终
究改变了原计划,一行人直奔百泉山。至,约12点半,首先购买门票,然后随
拉客的农家院主而去,看过后,决定当晚就宿于这家农家院。当晚发现,这家
农家院借宿的地方几乎住满了游客。
饥饿难耐,决定赶紧烧烤,忍不住的已经先吃上了自己带来的食物。烤羊
肉串,烤鸡胗,烤鱼片,虽然烤肉的技术都不怎么样,不过还是全部吃光,其
中生肉不知吃了多少。。。high~康还点了几道农家小菜,有特色的木力菜、
花椒芽都是头一次吃到,尤其喜欢木力菜,味美。此外尚有炸河鱼,老板说全
是自己在河里抓的小鱼,味道还不错,嗯。此外,尚腐败啤酒若干罐,250ml小
红星一瓶。
饱,为了珍惜有限的时光不至于浪费了门票,一行人很快出发去百泉山景
区。一路登山寻水兼拍照,中途康、王另寻别径脱离了大部队。大部队虽然最
终到达了景点尽处,却也多历波折,途中陈等几人数次欲放弃前行,其间陈穿
的是皮鞋,第二天的经历更加证明了其决策的失误;还好,我换上了运动鞋。
百泉山景色还算不错。索桥甚多,以至于走到后来初次亲密接触索桥的我
们完美的掌握了行走在桥上的技巧。水色诱人,绿如碧玉,有一带状水潭傍于
山壁环绕之中,乘桴浮于碧潭中,浆荡微波,卧于桴上,仰观蓝天白云峭壁相
嘻……可惜天不予人愿,等我们从山上返回准备去潭中划船时,忽然降起雨来
……不过,船不够好,这样的景致,配古木扁舟才好!真所谓“东边日出西边
雨,道是无情却有情”,眼见得云彩遮不住天,露出片片蓝色来,阳光也在山
石上闪烁着,那雨却照样下着,等我们急匆匆赶到出口时,半天云彩吹尽,太
阳又金晃晃的闪在身上了。如此季节,已有许多花在绽放中。不过北方,又非
处于多雨季节,所谓的瀑布只剩下一缕孱弱,从不高的地方垂下来,吊人的胃
口。山之深处,有一瀑布垂直落下,山势颇为壮观,更没有想到的是瀑布下的
冰竟然尚未完全化去,还留得相当大的一部分等待游人拍照。上山下山,一路
上逢游人稀少之处,耳听得几声鸟儿鸣叫,真有空山鸟语的韵味了。兼且一路
行来,总有清清的潺潺流水声相伴,不由得心清气爽。偶闻笑语声近在身旁,
停步张望却又不见人影。遇到游人在前,更是常觉脚步轻捷,不时间就可超越
他们,却也有趣。山石也有很多可看之处,惜乎相机不够好,拍摄技术也不强
,那许多山石树木花草的美丽景色,除了留在印象里,实在是别无他法了。
从山上下来时,我和贾走得最快,远远的抛下了他们。在某一处跨越溪水
时,竟然真的就发现了水中的小鱼!找到一个塑料袋,又觅得一点面包,想效
仿小时故事捉鱼,可惜直到落在后面的他们赶到的时候也没有想出办法,无奈
之下只得作罢,贾惋惜不已。
出得景区,已是傍晚,一行人返回住处。休息了一会儿,吃饭,还是农家
菜;吃起来,这普普通通的农家菜可是比食堂的饭菜味道好多了。有人要了瓶
啤酒,王和我又腐败进两瓶250ml小红星。饭毕,几个人都想出去在这小山村里
逛逛,用王的话,是要去“考察考察这山村里的ppmm状况”……
山村就傍着一条公路,公路上每有车来都飞驰而过,看不出因为来到村边
而减速的迹象。夜里的小山村虽然闻得人声犬吠,更因为游客的逗留而有喧闹
,然而大概缘着黝黑静谧的群山环绕的缘故吧,总给人以远离闹市的娴静的感
觉。路灯略显灰暗,却足够感觉出房屋乃至远山的轮廓。一行人走在这样的山
村小巷里,真是难得的惬意感受。巡着喧闹的声音走到另一家农家院,原来适
逢安利的团游,他们二三十男女正在进行篝火晚会,嘻嘻哈哈唱歌游戏,在这
小小的山村中,倒也别是一番经历。
转了一圈,返回住处,有人躺着休息或者闲聊,王、贾、康、蒋还有我五
个人玩起了扑克,不知道什么名字,地主狗腿子什么的,挺有意思,玩到十点
多睡觉时,我还没有尽兴。
一夜无语,第二天七点多基本都起床了。让老板娘把我们带来本准备烧烤
的鸡翅等炖了做早餐。饭毕,又出发了。这次的目的地是“野”长城——李和
蒋等念叨了很久的目的:爬长城。
找了两辆面的,载我们到了一个小村旁(去百泉山、青龙峡的分岔路口)
。沿着村边的小路北行,到了山脚下,找到了村民所说的“一条小路”上山。
这可真是一条小路,估计很少有人行走的。山路陡峭难行,苦了穿着皮鞋的陈
,又滑又累脚,行了几十米,便决定留在下面等我们了。而一直吵吵着要爬长
城的李,在这难行的攀爬路上也退却了,留下与陈为伴。其实这样的山路算得
什么呢?攀爬并不太难,又多了许多乐趣,可惜李是体会不了的了,或许他只
适合去登八达岭的长城。朱比他们稍微好些,可惜体力也不行,多攀爬了百来
米,到达了这段野长城的起点,总算是看到了野长城了吧。于是,剩下的探险
野长城的死亡之旅,便只剩下我们五个了。
废墟?是的!这段野长城,呈现在它的五个来访者面前的,更多的是断壁
残垣——这是岁月的魔力,这是风雨的雕琢,历经了不确定的久远年代,它挣
扎,它延续,便成了现在的模样,展现在我面前的千疮百孔的生命力!行走在
这条路上,见到千疮百孔、见到断壁残垣、见到飘摇欲坠、见到那散落的石块
石砖想象它已经失去的身体,便象呼吸一般容易!偶尔见到稍微完整些的城墙
、烽火台,倒是偶尔让我们惊喜的发现了。
一路攀来,见到树木花草良多,其中还有很多果树如山杏、梨树等等,还
有久违的榆树——榆钱长得正好,与崖边小心翼翼地摘下来送入嘴中,其清香
一如小时候一般,这真是岁月的神奇了。偶尔还能发现残留在枝上的山枣。还
有躲避在绿叶中的山杏,颜色尚青,我们却已不及待的摘了一些放在嘴里了,
那感觉,一如这化外的青山绿树,又如那稍带野味儿的漂亮的山里小姑娘。在
这里,长城尚在的生命力便在这里显现出来了。
海上素来有无风三尺浪的说法,而这里的风,也似乎凭空大了三级一般。
每每行于颓败险窄之处,身子常有风吹轻晃的感觉,再伴上呜呜的风声,使人
在征服它的同时,也不由得从心底产生一丝对大自然的敬畏。这,便是此次行
程了:心死而未死,身死而未死,一如这死而未死的古长城……
用了两个小时左右,我们到了一个外表上可以看到斑斑创孔的烽火台处,
这也是我们整个行程中看到的唯一一个在陡峭的台阶两旁安上铁栏杆的地方,
也是我们行程所到达的的最远点。我们竟然很惊奇的在碉楼里面发现了几张桌
子、长椅和桌上的两瓶打开的矿泉水,甚至还有一个烤架,可惜里面堆满了垃
圾。
由此沿着另一条山路下山。这条路确实愈发的难行了,看来很少有人走这
条路。走到一半,看不到继续前进的路有多远,于是蒋、贾、王决定走回头路
,沿着另外一条小路下山。我心有不甘,已经走了这么远,何以还要绕那么远
的回头路呢,更何况我觉得这条路还没有难以行走到无法可行的程度,于是我
一马当先继续前行。康看我走下了,便也跟着继续走下来。只行了几十米,就
到了三岔路口——他们走回头路的饶了个大圈,最终还是要走到这个路口的。
于是我庆幸自己的坚持。
再往下走,便容易的多了,也开始有了山民开发的小果园,好像桃树还有
苹果树吧,开的正浓。直通到我们登山起点的小山村。一直不知道山村的名字
,这回穿过村里,终于知道了:防河口。
与留在山下等我们的三人会合,死亡之旅也算是结束了。路上拦截936回东
直门,一行八人终又重归都市。
2005/4/1 10:5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