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童年(一)
浏览量:344 回帖数:0
1楼
(一) 风筝
很多人都放过风筝,在年纪小小的时候就玩儿风筝的,肯定也不在少数。可是,
亲手做过风筝的也许就不会太多了吧,当然,我不敢跟来自潍坊的ddmm们比:)
在我6岁的那年,我第一次认识了风筝。那年上半年,我离开了幼儿园,待在家
里听爸妈还有小姑姑、表哥相继教我识字和算术,人家都是上完幼儿园大班满7岁才
让上小学,爸妈觉得我识字早,学东西快,就打算让我提前一年入学。想提前进去,
入学考试的时候就得有好的表现了,我们家乡的教育质量高是比较出名的,所以,爸
妈就留我在家里,教我一些知识。可这样也有弊端,那就是我的生活变得单调了,白
天都没有小伙伴儿们一起玩儿了。
爸爸很为我着想,所以定了一些儿童杂志,隔些天就带回来一期,还一次性从书
店买回来一"捆"小人书给我看(抱歉我用了这个量词,因为确实是一捆抱回来的,呵
呵,有近100本,特别多,当时让邻居的小朋友们很是羡慕了一阵。) 有时候爸爸还
会挑其中有意义的部分,给我讲讲其中的故事。
有一天,爸爸带回来一期杂志,叫我去看。
他一边翻开其中一页的彩图,一边说:"明天我给你做个风筝,好不好?"
"风筝?什么是风筝?"我连筝字咋写都不知道哦。
"看,就是这样的东西,用纸和竹篾做的,可以用线系着飞到天上去……"爸指着
彩图说。
"能飞?好啊……"我将信将疑的答应了,因为"飞"这个字好像对小孩儿都是充满
了无限吸引力的,我那天晚上很是好奇了一阵,问了爸爸关于风筝一堆问题,得到了
一堆听不懂的答案,然后,就满心期待第二天了。
第二天爸爸就又拿出那本杂志,一边自己研究,一边问我想做哪个样式的风筝
。我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实在弄不懂那些平面上的图案,怎么可以在天上飞的呢?
更不用说那些制作示意图了。最后还是爸爸拿主意了,"嗯!就这个了,降落伞风筝
!"
"哦……"一个半圆加上一个倒三角形组成的降落伞截面,等我后来明白事儿了终
于意识到,老爸当时是挑了一个最简单最好做的,哈哈哈哈:D
风筝的制作过程是需要细心和耐性的,手工稍微粗一点儿,做出来的风筝不对
称,或者超重了,可能就飞不好了。我当时当然没有那本事独立做好一只风筝,不过
是给爸爸打下手,递递剪刀,裁下纸什么的。至今我也没有水平做一只风筝跟爸爸做的
相比,可其实当时他也是第一次动手,每一根竹篾,每一张纸的裁剪,都费了许多工
夫,后来回忆起这些,总忍不住为老爸的用心良苦而感动!
爸爸先是用厚的白纸作了一个试验品,用比较短的线作了一次放飞试验,效果不
错。大概这也激发了爸爸的玩性,hoho,接下来的一天,他就带着我去商场买了好的
腊光纸,外加上一百米的线,做了一只更大的彩色的正式产品,哈,在当时也算是一
次不小的投资了:)
学放风筝的过程是最难忘的,把飞得好高好远的风筝紧紧攥在手里的感觉,让我
非常紧张非常激动,生怕自己力气不够被它跑掉。我家当时住在4楼,再上去就是楼
顶平台了。这是放风筝最合适的地点。
开始的时候,是我举着风筝,爸爸跑动着放飞,他把风筝放起来,飞得稳了,就
交到我手里,让我攥紧了,慢慢放线……也不知道是因为紧张还是心急,抑或是力气
还不够,攥线攥不稳的缘故,我放线总是放得太快,风筝有时候就会一下失去了拉力
,迎不上风了,急速栽跟头。这个时候,爸爸就会马上把线团拿去,挥舞着他宽大的
臂膀狠拉几个回合,这样风筝就又得了拉力,迎着风飘摇直上了!这一招,让我崇拜
了好久,无奈客观条件限制,动作没老爸那么有效。我模仿着作了好多次,结果往往
是线被我拉回来一大团,乱糟糟的缠在一起,风筝还是没稳定住,又得老爸去挽救。
除此之外,还得麻烦他去解地上一团乱糟糟的线,嘿嘿。
一个片段永远留在我记忆里。
爸爸把风筝在楼顶放飞起来,然后从楼顶栏杆外,把线团顺着慢慢放下来,我在
家里的阳台上接住,然后就可以悠然自得的在家里阳台上放风筝了,哈哈。记得那天
天空是湛蓝湛蓝的,在爸爸的照看下,慢慢的我已经把线放到了尽头,风筝已经小成
了一个点儿。凑巧的是,那时候的风向,正好让风筝飘在和太阳同一个方位。我攥着
线团梆子,痴痴的看着,阳光暖暖的照在脸上……
我好像有点不祥的预感,大叫:"爸!风筝不会被太阳烧焦了吧!你看它们靠得
那么近!"
"哦,有可能哦,那你把风筝收回来点儿吧。"爸爸笑着说。
我于是很听话的赶紧把风筝收回来了一截:)
……
接下去的几个下午,我都要拉着爸爸一起放风筝。还记得有几次不小心让风筝跌
了下去,掉在很远的楼顶或是树上,没法收回来了,老爸只好不辞辛苦的跑到那边,
把风筝捡回来。还有一次,爷爷奶奶从乡下给我带来几只麻雀养着玩儿,当然养不了
几天麻雀们就呜呼了,爸爸提议用风筝给几只麻雀来个葬礼,把它们用试验品的那只
风筝带到天上,然后剪断线,让它们跟风筝一起随风飘去。我开始答应了,可结果还
是舍不得风筝,又收了回来,把麻雀土葬了,sigh,在我看来还是风筝更珍贵,哪怕
是第一个试验品:)
后来的几年,每年春天都会跟爸爸一起做风筝,放风筝。我还带着风筝参加学校
的风筝比赛,我的风筝虽然没有美丽的图案,却是所有风筝里面飞得最高的。
有一只风筝保存了好多年,直到搬家的时候,我都没有扔掉,一直放在家里的衣
柜顶上,它是我最珍贵的回忆!
(一) 风筝
很多人都放过风筝,在年纪小小的时候就玩儿风筝的,肯定也不在少数。可是,
亲手做过风筝的也许就不会太多了吧,当然,我不敢跟来自潍坊的ddmm们比:)
在我6岁的那年,我第一次认识了风筝。那年上半年,我离开了幼儿园,待在家
里听爸妈还有小姑姑、表哥相继教我识字和算术,人家都是上完幼儿园大班满7岁才
让上小学,爸妈觉得我识字早,学东西快,就打算让我提前一年入学。想提前进去,
入学考试的时候就得有好的表现了,我们家乡的教育质量高是比较出名的,所以,爸
妈就留我在家里,教我一些知识。可这样也有弊端,那就是我的生活变得单调了,白
天都没有小伙伴儿们一起玩儿了。
爸爸很为我着想,所以定了一些儿童杂志,隔些天就带回来一期,还一次性从书
店买回来一"捆"小人书给我看(抱歉我用了这个量词,因为确实是一捆抱回来的,呵
呵,有近100本,特别多,当时让邻居的小朋友们很是羡慕了一阵。) 有时候爸爸还
会挑其中有意义的部分,给我讲讲其中的故事。
有一天,爸爸带回来一期杂志,叫我去看。
他一边翻开其中一页的彩图,一边说:"明天我给你做个风筝,好不好?"
"风筝?什么是风筝?"我连筝字咋写都不知道哦。
"看,就是这样的东西,用纸和竹篾做的,可以用线系着飞到天上去……"爸指着
彩图说。
"能飞?好啊……"我将信将疑的答应了,因为"飞"这个字好像对小孩儿都是充满
了无限吸引力的,我那天晚上很是好奇了一阵,问了爸爸关于风筝一堆问题,得到了
一堆听不懂的答案,然后,就满心期待第二天了。
第二天爸爸就又拿出那本杂志,一边自己研究,一边问我想做哪个样式的风筝
。我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实在弄不懂那些平面上的图案,怎么可以在天上飞的呢?
更不用说那些制作示意图了。最后还是爸爸拿主意了,"嗯!就这个了,降落伞风筝
!"
"哦……"一个半圆加上一个倒三角形组成的降落伞截面,等我后来明白事儿了终
于意识到,老爸当时是挑了一个最简单最好做的,哈哈哈哈:D
风筝的制作过程是需要细心和耐性的,手工稍微粗一点儿,做出来的风筝不对
称,或者超重了,可能就飞不好了。我当时当然没有那本事独立做好一只风筝,不过
是给爸爸打下手,递递剪刀,裁下纸什么的。至今我也没有水平做一只风筝跟爸爸做的
相比,可其实当时他也是第一次动手,每一根竹篾,每一张纸的裁剪,都费了许多工
夫,后来回忆起这些,总忍不住为老爸的用心良苦而感动!
爸爸先是用厚的白纸作了一个试验品,用比较短的线作了一次放飞试验,效果不
错。大概这也激发了爸爸的玩性,hoho,接下来的一天,他就带着我去商场买了好的
腊光纸,外加上一百米的线,做了一只更大的彩色的正式产品,哈,在当时也算是一
次不小的投资了:)
学放风筝的过程是最难忘的,把飞得好高好远的风筝紧紧攥在手里的感觉,让我
非常紧张非常激动,生怕自己力气不够被它跑掉。我家当时住在4楼,再上去就是楼
顶平台了。这是放风筝最合适的地点。
开始的时候,是我举着风筝,爸爸跑动着放飞,他把风筝放起来,飞得稳了,就
交到我手里,让我攥紧了,慢慢放线……也不知道是因为紧张还是心急,抑或是力气
还不够,攥线攥不稳的缘故,我放线总是放得太快,风筝有时候就会一下失去了拉力
,迎不上风了,急速栽跟头。这个时候,爸爸就会马上把线团拿去,挥舞着他宽大的
臂膀狠拉几个回合,这样风筝就又得了拉力,迎着风飘摇直上了!这一招,让我崇拜
了好久,无奈客观条件限制,动作没老爸那么有效。我模仿着作了好多次,结果往往
是线被我拉回来一大团,乱糟糟的缠在一起,风筝还是没稳定住,又得老爸去挽救。
除此之外,还得麻烦他去解地上一团乱糟糟的线,嘿嘿。
一个片段永远留在我记忆里。
爸爸把风筝在楼顶放飞起来,然后从楼顶栏杆外,把线团顺着慢慢放下来,我在
家里的阳台上接住,然后就可以悠然自得的在家里阳台上放风筝了,哈哈。记得那天
天空是湛蓝湛蓝的,在爸爸的照看下,慢慢的我已经把线放到了尽头,风筝已经小成
了一个点儿。凑巧的是,那时候的风向,正好让风筝飘在和太阳同一个方位。我攥着
线团梆子,痴痴的看着,阳光暖暖的照在脸上……
我好像有点不祥的预感,大叫:"爸!风筝不会被太阳烧焦了吧!你看它们靠得
那么近!"
"哦,有可能哦,那你把风筝收回来点儿吧。"爸爸笑着说。
我于是很听话的赶紧把风筝收回来了一截:)
……
接下去的几个下午,我都要拉着爸爸一起放风筝。还记得有几次不小心让风筝跌
了下去,掉在很远的楼顶或是树上,没法收回来了,老爸只好不辞辛苦的跑到那边,
把风筝捡回来。还有一次,爷爷奶奶从乡下给我带来几只麻雀养着玩儿,当然养不了
几天麻雀们就呜呼了,爸爸提议用风筝给几只麻雀来个葬礼,把它们用试验品的那只
风筝带到天上,然后剪断线,让它们跟风筝一起随风飘去。我开始答应了,可结果还
是舍不得风筝,又收了回来,把麻雀土葬了,sigh,在我看来还是风筝更珍贵,哪怕
是第一个试验品:)
后来的几年,每年春天都会跟爸爸一起做风筝,放风筝。我还带着风筝参加学校
的风筝比赛,我的风筝虽然没有美丽的图案,却是所有风筝里面飞得最高的。
有一只风筝保存了好多年,直到搬家的时候,我都没有扔掉,一直放在家里的衣
柜顶上,它是我最珍贵的回忆!
签名档
希望有一天我能遇见幸福
2005/3/19 19:3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