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机场丑闻缠身,“最差机场”大手笔背后隐藏危机(转载)

楼主

金巴特 [离线]

1★☆☆☆☆

发帖数:59 积分209
1楼
  近日,有媒体爆料,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在对其二号航站楼及地面交通中心广告媒体的建设和经营项目进行招标时涉嫌违法情节,采用徇私舞弊的行为损害国家利益,这已经不是近期白云机场第一次遭遇的“非议”,而就在前不久,一则关于白云机场公司原副总徐向东被指控受贿罪和单位受贿罪的消息也在坊间传得沸沸扬扬,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其在老白云机场候机楼旧址商业开发项目招投标及白云机场商铺招投标过程中都涉嫌为当事公司提供帮助、谋取利益、收受巨额贿赂640余万元。

  毫无疑问,白云机场在招投标过程遭遇“丑闻”缠身并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冰冻三尺,还有哪些不为外人所知的秘密呢?

  用“人民的名义”质疑招投标环节

  近段时间,一部《人民的名义》火遍大江南北,剧中老戏骨们倾情演绎,结合戳中社会痛点的反腐剧情,让整部剧“火到没朋友”。

  而这部剧的火爆正是反映出目前社会公众的基本心理需求,那就是根除贪腐。就在这部剧集热播的同时,作为中国国内三大航空枢纽之一的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却连续传出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首先,是有媒体曝出,在刚刚进行的白云机场二号航站楼及地面交通中心广告媒体建设经营招商项目招投标过程中,招标方的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二号航站区管理有限公司涉嫌为某外资广告公司进行定向利益输送,并采用了违规的缩小报名企业范围、限制市场竞争、限制提高报价、提供不对称信息等措施保证该招标能够花落该外资广告公司。

  在媒体爆料中,这次的机场广告媒体招标有数个疑点,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

  第一,报名时间仅为2017年3月17日到3月23日的短短7天,从对项目重要性的审慎角度考虑,这样的短暂时间安排颇为唐突,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首都国际机场在2015年7月对其一号二号三号航站楼广告媒体进行招标时,设定的报名期为2015年07月31日至2015年08月27日,有行业人士就称,除非已经进行了前期的实地测量和信息采集,用7天的时间完成整个航站楼媒体的安装设计并完成相应报价方案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这样做对于招投标双方而言都是“极为不负责任的”;

  第二,本次的招标活动中做出要求报名企业具备“5年或以上机场广告管理或机场广告经营经验”和“2014、2015年或2015、2016年,广告营业收入每年不低于5亿元人民币”的规定,这样的规定将行业通用的要求提高了一大截,除了彰显白云机场卓尔不群的身份以外,也让国内大批已经具备机场媒体运营资格的广告公司被拒之门外,限制竞争的消极作用让“暗箱操作”有了更利实行的温床。

  第三,本次白云机场的招投标活动很罕见地做出了限制提高报价的举动。招标评审细则第1项商务分(项目报价)设定为60分(其余40分为技术分),且价格分满分的标准不是报价最高者得满分,而是平均价上浮5%为满分标准、按偏离度进行扣分,这必然造成整个招投标项目价格分值很低,投标人普遍降低报价,而由于“高门槛”造成满足资质的公司很少,投标人也很容易以围标的方式串通压低价格。有专业人士进行了计算,由于招商人设定的底价远远低于市场价格,机场利益将受到严重损失。以8年合同期计算,损失将超过10亿元。

  以上仅是媒体报道指摘出“定向输送利益”的证据“冰山一角”,而在部分媒体的报道中,这家外资广告公司的面纱也被揭开,据称为来自法国的德高广告公司。

  丑闻不断,质疑发酵引发口碑危机

  而在媒体对广告媒体招标存在“定向利益输送”爆料后不久,一则关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公司原副总经理徐向东受审的信息进入公众视野,在新闻中,这位白云机场高管被指控受贿 656 万余元、帮助其他单位行贿 600 万元。

  在广州市检察院的指控中,2004 年,徐向东利用其担任白云机场公司计划经营部经理的职务便利,为广州恩明贸易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陈某文在新白云机场商铺招投标时提供帮助,在陈某文中标后收受其贿赂款人民币 15 万元。

  2005 年至 2007 年期间,徐向东在老白云机场候机楼旧址商业开发项目招投标及新白云机场商铺招投标过程中,为广州市生利贸易有限公司、广州市精都实业有限公司提供帮助、谋取利益,先后收受请托人陈某生贿赂款共计人民币 641 万余元。

  2007 年上半年,在老白云机场候机楼旧址商业开发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徐向东还帮助精都公司转送给时任广东省机场集团总裁刘子静(另案处理)及其特殊关系人孟某强贿赂款人民币 600 万元。

  截止发稿之日,该案尚在进一步审理过程中。

  白云机场真的是丑闻缠身,而这也引起了众多行业人士的关注,有专家指出,“白云机场肩负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义务,但是一系列在招投标环节暴露出来的问题给这家公司敲响了警钟,这样的行为如果不能得到适时的制止,将极大影响白云机场在公众中的口碑,而作为中国南大门广州窗口名片的形象受损将会影响深远”。

  其实,白云机场在业内人士眼中的形象一直不佳。

  虽然2015年白云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5521万人次(2016年则达到5978万人次)、航班起降41万架次,成功跻身全球TOP50机场行列,但是在国际知名旅游网站TheGuidetoSleepinginAirports发布的2015年度全球机场评比,白云机场因其厕所和饮水机不干净、机场弥漫着烟味、只有中国移动的无线网络、工作人员的有限协助等不良的乘客感受,成为唯一上榜的中国内地机场,而与它同期上榜的是尼日利亚、海地、阿富汗等国机场。

  笔者随机对正在白云机场的几位乘客进行了采访,对于白云机场,这些乘客都未表示出太多的好感,均表示,与首都国际机场、上海浦东机场等机场相比,白云机场的形象在各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不仅硬件服务上有所欠缺,在公众口碑上也不是很好,其中一位乘客特别还提到自己曾看到媒体报道在“广告媒体招投标中的黑幕”这样的消息,这位乘客坦言,“这样不合规不合法行为的存在,对于白云机场的未来发展而言无疑是一颗大毒瘤,如果不能及时根治,公众的信任危机随时都可能发生”。

  也许,白云机场的确到了该正本清源的地步。

  相关链接:

  在白云机场这样的招投标“丑闻”并不是个案。2016年《华夏时报》就曾针对白云机场扩建工程交通中心及停车楼机电安装工程招投标中所涉转包事件进行了报道。据称,2015年1月,经过招投标程序后,广东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成为白云机场这项扩建工程的中标人,并获得这个总额约为2.4亿元的项目。除了招投标被曝存在人为操纵的巨大“瑕疵”以外,操作方在获得项目后,又以4500万元的价格转标的行为也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高度关注。而为避免留下违法违规证据,中标操作方要求受让人以现金支付全部转标款。一位被安排送钱的人士向媒体表示,他们曾用本田商务车运送了两车现金,其中一次共装进了2000万元。一位知情人士指证,借助特殊关系,中标操作方不仅可以在白云机场招投标中人为操纵结果轻取工程项目,还可以在中标后转手倒卖,以工程额的15%-20%的比例“作价”转标。

  串案、窝案尚未尘埃落定,却又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工程转包、强拆商铺等远未水落石出,白云机场却一意孤行地向着背离法律法规的方向越走越远了。
2017/4/17 18:51:47
返回本版
1

请您先 登录 再进行发帖

快速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