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军人 | |
【返回本版】 【发表帖子】 【回复帖子】 | 浏览量 1178 回帖数 1 |
我爱世界杯 等级 0 楼 发表于 2007/4/25 13:55:20 编 辑 |
||
> ==> Lemon_Lee(行云流水) 说道: > 你是军人吗 > 还是你的朋友是军人 问的好,因为我也想这么问一下的:你接触过多少军人? 我再一次的感受到了军人的悲哀,不知是因为笼罩在他们身上的神秘的光环还是因为 他们太少有机会为世人所认知,世人对他们的模糊印象大多都是:1,艰苦 2,严肃, 3,近乎冷漠 ;于是对他们多采用敬而远之的态度...... 当然,无论是戍边的将士还是偏僻山沟里的国防科技工作者,都加深了世人的这种 印象,但是他们并不是军人的全部. 远的不说,就看看和科大在"同一条道上"上的合肥电院和合肥炮院,是他们的教职工 给了你们如此的印象呢还是他们的学员让你们的感觉如此的糟糕? 科大学生对部队有着如此的偏见,让人难以相信总装备部在科大设立办公室到底有何 作用,或者说这个办公室究竟能起多大作用? 其实就我所知科大和部队的联系还是比较多的,有不少部队学员本科毕业后又被单位 送到科大进修,难道他们在科大学生的眼中也是如彼的令人敬而远之吗? shy ,可怜的一身国防绿,唯一让我因为是军人而感动的就是98年抗洪抢险期间,在火车上 一位中年人竟要给我让座........ |
恋战冲绳 等级 楼主 发表于 2007/4/25 17:31:04 编 辑 |
||
> ==> Lienn_John(飞天) 说道: 看了前面关于军人的讨论,我也想说说我的观点,任何事情都是有利也有弊的. 小时候我们一家跟随父亲随军在一个离市区很远的农村.那里当时还没通 公交车.去市里得走一小时的路,到火车站,再坐3小时的火车.幸好部队常有军 车到市里,妈妈常带我和哥哥去玩。7岁那年,妈妈带我去市里烫了一个卷毛头, 入学那天,小朋友们围着我看新鲜. “她是外国人吗?” “不是吧,刚才还听她说中国话呢。” “可她的头发怎么是卷的呢?” 全校我是唯一一个卷毛头。很快我就有了一个外号“僦毛”(当地方言,即 卷毛的意思)过了两天,我就发现“僦毛”是贬意词。譬如两个小孩吵架,一个 说:“我咒你头上生疮。”另一个就说:“我咒你变成僦毛。” 除此之外,我跟他们还有许多不同。当地孩子夏天打赤脚,我不仅有鞋子穿, 而且有新衣服穿,可他们的衣服却打着补丁。学校没有课桌椅,都得学生自带, 妈妈给我的是现在常用的标准课桌椅,而同学们的则是家长用木板订的,参次不齐 。虽然我会说当地方言,可妈妈教导我说普通话,所以我成了班里唯一一名说普通 话的学生。这一切都使我跟同学们格格不入。下课了,同学们成群结队的出去玩, 没人理我,我也不去找她们玩。可是童心毕竟还是贪玩的,我就一个人条皮筋,跳 房子,一个人玩的时候特别专注,进步很快,可以连续玩一两个钟头都没有失误。 尽管和同学离的远远的,可仍然难逃被作弄的命运。有时衣兜里被放上蚂蝗, 有时刚在坐位上坐定,就发现一条蛇从课桌洞里优雅的伸出头冲我吐芯子。一次, 我到哥哥那去告状,结果一场斗欧在所难免。当地人家里弟兄5、6个很正常,而 我只有一个哥哥,结果我哥的头被打了一个大洞,鲜血流了一地。从此我再也不敢 到哥哥那儿告状了。 我暗下决心,要好好锻炼身体,决不受人欺侮。我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 划,每天早晨6:00起床,先练长跑,然后练哑铃。就连课间休息,我都在操场上 锻炼身体,放学了就去军营里练单杠,吊环之类的器械。在我当时的心目中,锻炼 身体第一,学习第二。经过一年时间的刻苦训练,我进步很大,那时我8岁,我哥 比我大三岁,可我们比赛掰腕子都难决胜负。 一次,一个平时调皮的男生往我背后贴纸条子,我一把将他摔在地上,他爬起 来,又向我扑来,被我再次结结实实的摔在地上,在同学们的哄笑声中,他爬起来 灰溜溜的走了。从那以后,同学们开始跟我玩了,尤其当一些男生跟我比赛掰腕子, 纷纷落败时,我从他们眼中看到的居然是佩服,是崇拜。我学习成绩一直是第一, 都没人崇拜我,力气大反而为我迎来了同学的尊重!我跟同学门很快打成一片,和 女生玩跳皮筋,我常是赢家,和男生爬树摘桃子,我毫不逊色。如果玩打仗的游戏, 同学们往往推选我当司令。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已经用方言说话了。同学们有好 吃的都会记着带给我尝尝,当然如果我有什么好玩的东西也不会忘了他们。 转眼三年过去了,父母又要调动工作,真舍不得他(她)们。那是我一生中最 快乐的时光。至今回想那时每天早晨,外面寒风刺骨,我仍坚持起床锻炼身体,许 多个孤独的日子,独自一人苦练的情景,就会有一种让人振奋的东西,这一切 为我最终换来了友谊,是的,虽然我的生活条件比那些农村孩子好,可我要向他们 证明我并不懦弱,并不娇气,我可以和他们一样吃苦耐劳。感谢生活! > 问的好,因为我也想这么问一下的:你接触过多少军人? > 我再一次的感受到了军人的悲哀,不知是因为笼罩在他们身上的神秘的光环还是因为 > 他们太少有机会为世人所认知,世人对他们的模糊印象大多都是:1,艰苦 2,严肃, > 3,近乎冷漠 ;于是对他们多采用敬而远之的态度...... > 当然,无论是戍边的将士还是偏僻山沟里的国防科技工作者,都加深了世人的这种 > 印象,但是他们并不是军人的全部. > 远的不说,就看看和科大在"同一条道上"上的合肥电院和合肥炮院,是他们的教职工 > 给了你们如此的印象呢还是他们的学员让你们的感觉如此的糟糕? > 科大学生对部队有着如此的偏见,让人难以相信总装备部在科大设立办公室到底有何 > 作用,或者说这个办公室究竟能起多大作用? > 其实就我所知科大和部队的联系还是比较多的,有不少部队学员本科毕业后又被单位 > 送到科大进修,难道他们在科大学生的眼中也是如彼的令人敬而远之吗? > shy ,可怜的一身国防绿,唯一让我因为是军人而感动的就是98年抗洪抢险期间,在火车上 > 一位中年人竟要给我让座........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