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电后的随想
返回本版】  【发表帖子】  【回复帖子 浏览量  362      回帖数 0
xingxinkui    等级  

0 楼 发表于  2006/12/31 10:02:09    编 辑   


  
今天整个西区停了一天的电。白天还没什么,到了晚上, 
就是一片黑咕隆咚的了。没有了电,便意味着没有光、没 
有空调、没有网络,开始无所事事的科大人三三两两填满 
了本是空旷的西区校园。 

没有了电,仿佛便回到了我的老家。老家通上电也就是这 
几年的事情。 

以前,每吃过晚饭,大人们便纷纷出了自己的家门,当然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走出自己的家门,因为总有那么一两个 
家庭是全村的焦点--聚会的焦点。最常见的消遣方式便是 
讲鬼话。老家很闭塞,群山环绕,出山的最近的山路是25 
里,当然也仅仅是到了乡政府所在地而已,离真正的市还 
远着呢。而出山大部分也都是用脚量,顶多会套个牛车什 
么的,仅仅是省了脚力,并没有快到哪儿去。在这种原始 
的条件下,人们的思想几乎受不到什么外界的影响,就像 
听装的罐头,不会腐烂。那么,这些鬼话也仅仅是凭着乡 
亲们丰富的想象力,以及自祖上留下的那么点文化遗产, 
话的内容便只局限于本乡本土。于是,我知道了后山有条 
碗口粗的乌梢蛇,某天被人看见盘在草丛中昂着头吸吮草 
叶上的露水;我知道了山上很少有人上去过的"鸽子笼"; 
我知道了这世上毕竟是有鬼的,有个红袄绿棉裤的鬼就曾 
被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太看到过。事实上,那个碗口粗的蛇 
我都听说过n多次了,却一次都没见过。传说中的后山--那 
个神秘的、众兽出没的地方,有一年我和叔叔夜晚结伴做 
了一次探险,却是鬼影都没看到。这些鬼话往往都是真假 
参半,要么,怎么会叫鬼话?可那个红袄绿棉裤的鬼究竟 
还是被我一直信到十几岁。至于那个"鸽子笼",今年暑假 
我还和表弟试图攀登过,却失败了,的确是很难。战争时 
期,这个洞是用来躲那些跑壮丁的人,所以攀登肯定会有 
一定的难度。所谓的"鸽子笼"从我记事起便没了原来满洞 
的鸽子。 

当然,晚饭后的这段美好的时光又怎会少的了我们这些可 
爱的孩子呢?我们买不到、也买不起玩具,有的便是想象 
力和遍地都是的道具。一个很吸引人的方式便是唱大戏。 
孩子群里还颇有几个秀气的会唱的女孩子,有一个很pp的 
唱起豫剧中的包公有板有眼,竟然把大人们的眼球也都吸 
引了过来。"包公"的胡子是一种河里的水草,圆柱形的很 
细,如果不是因为是绿色的都可以称得上完美了。"乐队" 
用的二胡是干的高梁或玉米秸做成的,当然还是要用嘴来 
模拟发声--用它只能奏出噪音。一台戏往往会唱到很晚, 
直唱到我们一个个睡眼惺松,被家长拽回去睡觉。 

如果到了雨天,那只好认倒霉,乐趣只能留在白天了。 
可如果到了冬天,下了雪,呵呵,大家围在烧得红彤彤的 
火盆旁,扔进去几个白薯,不多久香气便溢满了整个屋子 
,哈拉子肯定是会出来的。边吃,边听大人们讲现在的、 
过去的、真实的、虚幻的故事。故事里有比考白薯好吃一 
百倍的好吃的东西。 

童年,在我与小伙伴们的喧闹中,在伯伯、叔叔的故事中, 
在一个尚未被现代文明同化的原始的淳朴中度过。童年是 
艰苦的,外婆用外公拣到的一个干瘪的萝卜头做的一道菜 
让我怀念至今--这是我今生吃过的最美味也是最难忘的一 
道菜;童年却是快乐的,每一天都充满了笑声。故乡的山、 
水,可爱的小牛,叮当的牛铃,外公摔的清脆的鞭声,还 
有河里的鱼虾、螃蟹,山上的松鼠,构成了我童年美丽的 
画卷。 

后记: 
一次停电让我想到,如果没有这些现代文明的产物,也许 
人们之间会有更多的时间来沟通了解,少一些冷漠。在没 
有了喧嚣的夜晚,去除了白天的浮躁,在平静的心境中人 
们返璞归真,总能找到人之初的善的踪影。我怀念那个淳 
朴的年代。 



  
1
表情
所有内容均为会员自愿发表,并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