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回忆父母若干事
返回本版】  【发表帖子】  【回复帖子 浏览量  549      回帖数 0
澈范海庚    等级  

0 楼 发表于  2005/1/19 22:23:18    编 辑   


 

回忆父母若干事 

海芝子 
2005年12月20日 

1983年,我出生在安徽省中部庐江县的一个农村家庭。那里是三国儒将周瑜,悲剧海帅 
丁汝昌,抗日名将孙立人的故乡。石头镇笏山村王庄的祖先是自清朝末年从安徽桐城迁 
过来的。我是家里的长子。两年后,我又有了一个可爱的妹妹。家里大约承包了5亩土地 
,种植粮食。另外,还有一些父母开垦的菜地,山地。父亲还从他的姨夫那儿学会了一 
手不错的豆腐制作工艺,好学的父亲又参加了一个豆制品制作工艺的讲习班。理论联系 
实际,年轻力壮的父亲制作的豆腐在乡里乡亲中还是很有口碑的。农忙时,父母在责任 
田里劳作,农闲时,父母亲就每天后半夜起床做豆腐,然后大清早挑着一二百斤的豆腐 
到六里外的金牛镇集市上卖。豆制品的旺季是每年的腊月,那时,不但集市上的豆腐销 
量大,而且乡亲们还几乎挨家送来大豆让父母代为加工。尽管,那时代乡亲们加工豆腐 
远不如自家做了然后到集市上卖赚钱,但是,父母从未拒绝过乡亲们的加工要求。 

父母的勤劳和教诲将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受益资本。父亲只念过了小学二年级,但是他通 
过自学认识了很多汉字,即便我念到了高中,还是经常发现有些我不认识的汉字,父亲 
却认识。母亲从来没有念过书,除了阿拉伯数字0、1、2、3、4、5、6、7、8、9外,母 
亲不再认识任何别的文字。但是我人生的第一课却是母亲给我上的,再退一万步,我步 
入学校的第一课也是母亲给我上的,而且这一课让我受益至今。那是1988年的9月,新学 
期开学了,家里让我去念书。我很困惑,便对父母说,我又不识字,干吗去念书?母亲 
笑着告诉我,伢子,哪有一开始就识字的,去念了书,老师会教你认字的。从那以后, 
我一直比较好学,基本上是以比较优异的成绩通过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小时候, 
父亲对我很是疼爱,但是当年父亲对我的一次训斥我将会铭记一生。那时,我大约虚8岁 
,家里买了一台半导体收音机,比较大个的,父亲和我都很喜欢听单田芳的评书《三国 
演义》,那时父子俩几乎一集不落。有一天,落日的余晖中,父亲和我坐在我家平房的 
楼梯上,母亲在厨房忙着,单田芳先生抑扬顿挫的声音在空气中回旋飘荡。听完评书后 
,父亲和我下楼梯去厨房吃晚饭,在最后的两三级楼梯时,父亲绊了一下,一个踉跄, 
他手里的收音机甩出去老远,我一下就担心起来了,脱口而出:"收音机摔坏了么?"父 
亲站稳后,劈头训起我来:"老子跌了,你不问,收音机比老子还重要么?"结果是,收 
音机还能听,父亲也一点伤都没有,我也学到了人生非常重要的一课:无论什么时候, 
活生生的人都要比身外物重要! 

自从我进入大学时,大学开始扩招,收费开始暴涨。几年大学念下来,给家里添了极大 
的经济负担。我至今仍然很后悔,为什么在大学里,我不能再节俭一下?父母为了养我 
这个大学生,所付出的许多艰辛,也只是在我念出大学后,他们才告诉我的,他们怕我 
当时知道担心误了学业,更有些是一些乡亲告诉后我才知道。在我大学临毕业的那个学 
期,父亲积劳成疾去世,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我的打算是,还清债务,使母亲不再那样辛劳,让母亲有条件 
学上一点文化知识,享点福。做一个好儿子,一个好公民,一个好同事,一个好丈夫, 
一个好父亲将是我此后一生的追求和心愿。 

后记: 
1,2005年12月22日,冬至日回家,给父亲上坟,希望父亲能听到我的心愿。 
2,"海芝子"的笔名是第一次用作文章署名,"海"、"芝"二字分别是我父母姓名的最后一 
字。 
1
表情
所有内容均为会员自愿发表,并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