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 诞 节,思念家人! | |
【返回本版】 【发表帖子】 【回复帖子】 | 浏览量 707 回帖数 0 |
shibushi 等级 0 楼 发表于 2005/1/19 4:44:54 编 辑 |
||
我一贯对西方的节日没什么大的兴趣,说不上□□,不过凑凑热闹也好,自从有了 gf,仿佛这些日子变得都重要特别起来。在henan版看到了师姐oliva的文章,感触颇 深,不禁想起父母亲还有我的妹妹。回过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唯一的感觉就是这么多 年来,自己竟然没有为家里为家人做些什么,愧疚之意甚。 我来自河南农村,几乎是全国最贫穷的地区。小时候的辛酸与苦难不经历人根本无 法想像,为此经常嘲笑导演们的幼稚,什么农村题材的片子,他们对那片黄土地又了解 多少?从电影那艺术化的生活里面,只能是看到农村的一点点影子。所以小学时候,便 想一定要考上大学,至少从小学3年级就有这个想法,我们村的小学条件自然比较差,大 大屋子只有一个小窗户,一到下午就什么看不见,长长的木板作为课桌等等,或许这些 东西在现在你只能从震惊中国的那些山区孩子们看到,然而对于我来说,这又是多么的 普通,当年的我和他们差不多。一直到小学3年级,景况有所好转,到处都“搞六配套” 建设,或许许多人对这个名词感到陌生吧?学校里有了花坛,水泥路,窗口上告别了塑 料纸换上了玻璃,体育课也有几个篮球可以玩,音乐课只有一个手风琴,记忆最深的就 是李老师在花坛前面的旗杆处带大家唱国歌升旗 ,这是每周1的例行公事。小学的时候 最大的愿望就是那一天能够不少早自习,因为每天早上我都是5点多起床,到1km外的学 校上课。自然老师也是如此,我们村老师最多。冬天的早上特别的寒冷,特别漆黑。不 过还好那个时候小孩子挺多的,我们常常一起去上自习,大家排队拿着火把,穿行在乡 间的小路上。这好玩的事情只能是记忆深处了,再也不会遇见了。这算是无虑的生活, 到了小学5年级的时候,升学的压力骤然剧增。100多个人的班级,能够升入镇上唯一个 重点高中的人只有3-5个,我第一年挂了,考了137分,当年分数线160分,那一年出的题 目比较难。这一次,95%以上的学生都想像我一样挂掉。一些人像我选择了复读,而更多 人的选择了离开校园,这个时候是1992年,南下打工的热潮刚刚兴起,我的许多同学都 选择了这条道路。复习的一年考了175分,只考语文数学共200分,当年的录取线是170 分。很光荣地录取为中学生,这个时候,家里人相当高兴几乎宴请了我们学校所有老 师,无论是教过我的还是没有教过我的。其实人也不是很多,我们小学也就10几个人, 这时的轰动比我考上大学时影响大的多。我也是骄傲的一p。初中3年的时光比较愉快, 那几乎是最风光的时候,学习也不错,还是学校xx干部,学校的校长主任都很熟悉,想 起来就想笑,那个时候懂个p啊,结果风光无限直接到导致了高中升学的挫败,在我们学 校的的6个班级400人中被录取的只有10-20人,那时候不少优秀学生都读了中专,真是可 惜!那时96年也是比较郁闷的,考了450分,当年录取线483,第二年复读可以享受免费 的优待,因为这个分数是复读中较高者。到了高中,我深深地感激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 了,3年一定要考上大学,绝对不能复习了,那一年我17岁。3年后2000年7月7,8,9 日,高考!发挥很差 记忆最清楚的是英语20个阅读理解错了13个,郁闷之极。不过□□ 的科目马马虎虎,这是3+2标准分的最后一年,630分超过重点线1分的成绩录取到郑州大 学物理系应用物理专业。4年后因就业压力(不是兴趣)考入这里物理系研究生,混到了 今天。 在我上学的过程中,弟弟 妹妹都在上学。虽然父亲头脑比较灵活做些生意,但是 厚道老实他经常被骗,经常对薄公堂,所以小时候脑子法院的场景尤为深刻,那种在电 视里面看到的官员xx在这里真实上演。打赢了官司又如何?又要不回来钱,最深刻的是 一个执行庭(执行法院判决的部门),10年都没有要回来3140元,在这过程中 执行厅厅 长换了5任,憨厚的父亲不知道给他们送了多少小礼.所以家里景况很差,但是在我们那里 还算很好的了,能够上的学,考的上也就几家,但是家里已经倾其所有.辛苦劳作的几亩田 地常常是能够不赔就不错了.弟弟也在上学,妹妹上到初中就没继续下去,严格的说初中都 没有上完就和大部分的农村孩子一样踏上那条南下的路.不管怎么说弟弟上了大学,唯一 为之付出的就是妹妹,妹妹很懂事,小时候就总是站在我这一边.但是数学学的不好,加之 家庭经济困难,她自己自然选择了放弃.在这个走出2个大学生的家庭,看起来的荣耀几乎 耗尽了家里的一切,辛苦劳作的父母,幼小南下的妹妹,每每想起这些就是禁不住流泪,现 在这是唯一能够为之流泪的.上次春节回家,忽然看见眼前那苍老的母亲,那龟裂的手掌, 那疲惫的身躯,那看着我饱含希望的眼神,使我不能相信这就是母亲,这就是生我养我的母 亲,还要常常咳嗽的父亲,背也有点驮了,50出头的人,头发白了大半.而父亲总是很乐观, 满不在乎的样子.而我,一个20多岁儿子,几乎不能分担任何经济负担.看看,为了2个大学 生,家里付出了多少的代价,不免由衷的怀疑,或许上大学就是一个最误导人的流行,最昂 贵的时尚.而那些南下归来的小学初中同学们已是过上了农村所谓的滋润生活.我,又能给 家人什么样的承诺呢?妹妹在南方打工的时候常给我写信,要我注意身体,因为我的身体一 向不好,那稚嫩的笔记在虽诉说着另一种生活,另一种无奈.还鼓励我好好学习考大学,她 还居然不知道我在上的已经是大学了.而她连高中的大门都没有踏进过一步,根本无法想 象大学是个什么样的概念.近4年来 我们家庭就没有团圆过,因为种种原因,今年一定要团 圆.来科大读研究生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里全免费,而非首先什么先进科研条件,良 好的学术氛围吸引了我.就这么简单的逻辑,简单的原因!因为来这里读研究生意味着不用 再花家里钱,终于解放出来.我回去时候,邻居们常常问起 我说上研究生全免费的.他们根 本不以为奇怪,因为在他们那个时代高中生就是全免费,大学就更不用说了.他们还天真的 意味研究生全国都是不要钱的,我要长常常这样告诉邻居的小孩子,讲一个不为人知 的谎 言.每次回家,邻居几个小孩家长都拉我去给他们补习功课,看看他们学习的程度,排除自 身努力因素之外,你又会明显得感觉他们老师的水平,镇里初中的师资力量.难怪啊,又有 那个本科生愿意到镇里去教学的,几乎不可能.在这样情况,他们必须足够聪明足够懂事足 够努力,或许他们要重复我的同样的梦,同样的故事,只是不同的结局. 上学期认识了一个可爱女孩子,开始了所谓的爱情故事,因为在大学时候真是没这个 精力和能力.2个人在一起很开心很快乐,然而,我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来自中国几乎最 发达的首都中心,而来自几乎中国最落后农村.或许这就是造物弄人,助教那微薄的工资不 用说大家也知道.显然 我们世界观,消费观上有很大的诧异,2个人的背景差别太大了.我 说我只能限于几百元的自由支配花费,超过1000压力就很大.而她有时也抱怨我不会玩,或 许她的那些游戏我从来就没有听说过,这是真的.我说 照你这样玩 一个节假日岂不就是 上千,真是一掷千金,她也不满不在乎的说:是啊.但是她有时也会为我省钱,现在她也习惯 了在路边吃吃烧烤, 到牛牛吃顿饭,去二手版买卖东西.....这些都是她以前从来没有想 过的.虽然如此 我们还是很快乐的在一起,尽管也有磕磕碰碰... 快要假期了,回去也要给父母亲买点衣服,让他们感受到这个儿子地存在还会给他 们带来些安慰和实在.让他们感觉一下 这个教育投资没有打水漂. 在此,祝 天下父母身体健康,能够快乐的生活!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