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琅琊榜》中几个靠谱的医学细节 | |
【返回本版】 【发表帖子】 【回复帖子】 | 浏览量 1051 回帖数 0 |
topqikan 等级 ★ 0 楼 发表于 2015/11/5 16:11:18 编 辑 |
||
《琅琊榜》的好,和胡歌对梅长苏的把握准确有直接关系,包括不是“胡椒粉”的人,看了小说之后,也多承认胡歌演出了梅长苏的神,其中,舞弄社稷风云的病弱之躯,是个关键,后者中有几多合乎医理之处:身形、姿势和谈吐,这些人物自身的元素,和戏中强调的梅长苏“阴寒”背景很贴,只是相关的医疗手段却有些滑稽了,再配上蔺公子的大嘴,远没有大哥明楼靠谱,至少我看了之后会“跳戏”。 梅长苏很瘦,这用受伤中毒可以解释,而更经得起解释的是这种瘦是消瘦而不是精瘦,除了符合中国书生“手无缚鸡之力”的传统造型,还符合中医讲的“阴虚”。一般情况下,阳虚者胖,阴虚者瘦。所谓“阴虚”,是因为“虚火”对身体的消耗,是被耗瘦了,所以,这种瘦还有缺水的感觉,肤色上也不滋润,近乎干瘦。人们会问,梅长苏不是“阴寒”吗?哪来的虚火?很简单,就看他后来呕心沥血地为靖王筹划,这种多思就要煽动“虚火”,在中毒之后又增加了对身体的暗耗。古来书生多是瘦人,他们虽然没曾受伤中毒,全凭脑力消耗也足以致瘦。 梅长苏走路的姿势,也符合短寿者的特点,如果不是为了拍续集,现在就让他夭折也说得过去,更合乎医理。第一,步履很慢,而且是拖拉着走,远不像靖王走起来虎虎生威,这是因为肌肉无力所以拖带无力,至少是个严重的“脾虚”,因为中医“脾主肌肉”,“脾虚”的时候全身肌肉的张力都不足,参与四肢运动的骨骼肌,所占肌肉比例最大,所以最容易从步态上看出来。 如果不是为了角色的美观效果,梅长苏走路应该是踮着脚跟的,那就更符合医理了。因为踮着脚跟走路的姿势,更接近我们的进化祖先,人类是从爬行进化为直立行走的,爬行之于直立就是返祖,而医学上,身体上的任何返祖现象,都意味着疾病甚至死亡,比如白血病时血液里出现的“幼稚细胞”,肝癌时血液中出现的,胚胎时期才可以有抗原等等,踮着脚跟走路对疾病甚至死亡的预兆与此同理,也因此,曾国藩把这一走路姿态写进了他的相术书中,称之为“足不履地者”。 医学上有个“三凹征”,这种征象多在心肺功能衰竭时出现,这时的病人由于呼吸困难而全身用力,所以在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这三个地方出现明显凹陷,因此称为“三凹”,这是病情危重,身体虚弱到极点的体征。梅长苏在帐篷中,离开争执的人群,一个人独自坐在后面,从姿态上能感到是硬撑着,特别是肩膀、锁骨上下的样子,很有“三凹征”的感觉。 梅长苏说话很慢,这是体弱人的共有特点,而且说话到最后,尾音是轻飘的,这也符合梅长苏的体质。王绵之教授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他在看病时特别注意病人主诉时的样子,说话快但声音轻,含混不清,甚至到最后会引起咳嗽的人,其中气虚严重者为多,如此说话,是想在有限的气力之中,抓紧把话说完。 遗憾的是,围绕梅长苏治病的诸多细节,却有些无厘头了,其一是解毒,难为编剧想出了“组织细胞重组”理论,烘托梅长苏为实现抱负而豁出去的脱胎换骨之痛,这纯属杜撰,好在观众也没当真,它甚至都没有梅长苏用自己的血给聂峰治病来得合理。 再有就是梅长苏昏迷时扎针,基本都在胸部,但胸部能醒神的穴位很少,更重要的是,胸部扎针有严格的禁忌,主要是为了避免进针不当刺破胸膜,引起“气胸”,梅长苏高瘦的体型,本身就是个气胸高发体型,胸部肌肉原本单薄,这种人针刺胸部是特别要慎重的,当然了,如果是为展示胡歌之美而特设裸胸情节,这就另当别论了。 文章来源:http://www.mysdzz.net/nd481.html |
1 |